书籍《猫鱼》
Share
我对陈冲的印象,来源于两部作品,一部电影,一步小说。
电影是《太阳照常升起》,林大夫,穿着高跟鞋,走路咚咚响,一身白大褂,头发刚洗完,“新鲜”,湿漉漉的,不安分站在那里,做作的踢开椅子,兴奋的喘着气,等待嫌疑犯隔着隔断的白布挨个摸她的屁股,好通过手感,指正那个,摸完她屁股潜逃的流氓。
小说是《黄金时代》,王小波写:陈清扬说,她决定上山找我时,在白大褂底下什么都没穿。她就这样走过15队后面的那片山包。那些小山上长满了草,草下是红土,上午风从山上往平坝里吹,冷得像山上的水,下午风吹回来,带着燥热和尘土。陈清扬来找我时,乘着白色的风,风从衣服下面钻进来流过全身,好像爱抚和嘴唇。
前者是陈冲参演的电影,后者则和她没什么关系,纯属是我自己的联想。
很难不联想到一起。
首先是那个白大褂。我揣测,所有看过电影和小说的人,都会相信,那底下,什么都没有穿,事实是否如此无所谓,大家愿意这么相信,因为这种的意淫带来的感受太美好。经历过发情期的猫和青春期的人类,在荷尔蒙滋滋作响的年龄里,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,但这个想象力的美好,通过体育运动一样欧美“猫片”,是获得不了的,它需要隔着一层东西,隐隐约约,可以闻到,可以想象,但总隔着让人瘙痒的距离。这件白大褂,就是这层美好的东西。
其次是陈冲自己的故事。陈清杨和陈冲很多经历很像,高干子弟,文革,思想改造,上山下乡……我期待着,有人可以拍《黄金年代》,但可惜,陈冲都开始写《猫鱼》这种回忆录了,她可能无法再饰演陈清杨了,但当我读王小波的文字中,我还是会想起年轻的陈冲的样子。
这种文青情节的联想,我不知道是否只有我有,我无法知道,也解释不了,但就像陈冲在书里写的,她哥哥陈川在年幼时见过的“猫鱼”一样,每个人都有童年留给你的一种视觉感知或者幻想,你解释不了,但是一直难忘。